慢直播画秀美风景,沉浸体验芦笙、游方、苗绣、长桌宴四大特色非遗资源,近日,人民网抖音“画苗寨、看苗寨”慢直播活动吸引众多网友,一起“云游”千户苗寨,感受清凉之旅、乐享文艺盛宴。
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,秀美的自然风光、特色的民族文化,已成为当地闪亮的名片,被越来越多人知晓。据教育部新农科民族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扎根平台项目组《西江苗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调研报告》数据显示,自2008年旅游开发以来,千户苗寨旅游综合收入从2009年的1.7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4.5亿元。
十多年间,这个贫困乡村有了很大改变。仅有1400多户,6000多人的千户苗寨,是如何做到的?
拥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受益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,千户苗寨创新特色发展模式,成为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案例。
“动”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文化兴则乡村兴
文化兴则乡村兴。从吊脚楼古建筑群等物质文化遗产,到芦笙、苗绣等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千户苗寨被誉为“汇集苗族文化遗产”的宝库。丰富的民族文化,不仅是千户苗寨发展文旅产业的魅力之源,也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。
从2009年到2017年,千户苗寨推出28个文化展示点,涵盖飞歌演唱、苗绣展示、银饰锻造、芦笙演奏等项目。近年来,千户苗寨还通过邀请学者、艺术家等专家团队考察调研,不断挖掘新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内涵。除此之外,千户苗寨持续挖掘苗族传统文化,推出各种文化活动,如游方之旅、祈福仪式、打糍粑表演、蜡染体验等,备受游客喜爱。
在推进旅游发展的进程中,千户苗寨的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出发展式保护、参与式保护和共享式保护等特点。西江千户苗寨研究院院长、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李天翼说:“现在,谁要是会唱苗歌、会吹芦笙,谁就在旅游发展中比别人多一份竞争力。产业发展了,村民更愿意留在寨子里积极主动学习、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了。”
对内动态保护,对外实现品牌推广和交流。从上世纪90年代起,千户苗寨的文化遗产保护就有迹可循。在政府不断地规划和政策的支持下,苗族文化进一步向外传播,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在逐渐扩大。依托民族文化资源,千户苗寨用旅游带动一地经济发展,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,既有保护又有创新,与村民生活联系紧密。
“活”用民族文化资源 打通文旅“经”脉
千户苗寨曾经交通不便,生产生活资源匮乏,文化富饶但经济贫困。如何活用并用好文化资源,是打通文旅“经”脉的重要环节。
2008年以来,千户苗寨以旅游产业为主导,构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,推广“乡村旅游+”产业扶贫模式,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,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增长。西江旅游公司总经理杨通权说:“挖掘具有苗寨文化的产业,引导和带动景区商业有序经营。设置苗族文化准入制度,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,均要有一定比例的苗族文化元素,将资源转变为资本。”
文化赋能,千户苗寨对民族文化及本地民俗进行合理加工和运用,推出“高山流水”、十二道拦门酒、苗族青年男女游方等40余项文旅项目,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。同时,苗寨每年精心策划活动,强化景区文化展示,着力打造文化品牌,以节假日和民族节庆为契机,在春节、三八妇女节、五一小长假、国庆黄金周、苗年节等节假日策划推出不同系列的主题活动,形成了“游方之旅”“春耕农耕”等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主题活动。
“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,文化对千户苗寨的发展越来越重要,彰显出传统文化在现代发展中的独特魅力。”李天翼说。
“全”产业配套发展 构建民族文旅产业链
2008年以前,千户苗寨各项基础设施较为薄弱。不仅交通不便,全寨没有一座现代化冲水式公厕,生活垃圾被倒放在田间地头、房前屋后,整个寨子街道污水横流,臭气熏天。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链,没有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,必然走不长远。
2008年正式进行旅游开发后,千户苗寨按照“全景式打造、全季节体验、全产业发展、全方位服务、全社会参与、全区域管理”的要求,建设观景步道、游客服务中心、生态停车场、灯光亮化工程、景区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等基础设施,逐步配齐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旅游发展要素。
通过完善设施、文化附能、招商引资、市场化运营、加强宣传等一系列举措,形成合力,西江千户苗寨的文旅品牌迸发新的生机。
如今,寨里80%以上的村民都吃上了“旅游饭”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7年的1700元增长到2019年的22300余元,农家乐从2007年的10余户发展到现在的300余户,餐饮店从8家发展到200多家,宾馆客栈从3家发展到500多家,直接带动景区群众就业2000余人。村民主要的受益形式有经营性收益、奖励性收益、资产性收益和就业性收益等。“我去年的家庭收入有十几万元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西江村主任李松说。
旅游旺了、品牌亮了、村民日子也好了。如今,千户苗寨景区已被列入全国“景区带村”旅游扶贫示范项目,千户苗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独具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“西江模式”。
转载于人民网
责编|姜越 编辑|乔梁
来源|人民网记者 鲁婧,视频作者:关萌